学美语(三):进阶

音乐的音

唱的比说的好听

学音标的音面对的是固定的 44 个音标;学语块的音要去寻找零星散落的发音要点;但从音乐的音开始,要学的内容变成了一个面,一个句子,一段文字,到处都是发音要点,需要慢慢积累。这个阶段不便集中学习,日常中听到喜欢的歌兴起而学,或是放松的时候学首歌更为合适。

学美语(二):语块的音

音标在此组装成语言

音标练习到自我感觉良好的程度便转向语块练习,大概花了十天的时间,一边听何老师的课,一边学习 Lisa 的视频、读 coca 词表,A Course in Phonetics: Home  和 American Accent Training APP(太贵)还没开始使用,等下一轮的学习再用,毕竟这段时间的学习只是美语学习的一个开始。

学美语(一):音标的音

回想初学英语那会儿,老师用方言版的英语领着读“Good morning”,我就在课本上记下“gu de mo ning”,还暗自庆幸找到了一个好方法。这个记发音的方法一直沿用到去宁波上高中,期间上千单词的发音得到了巩固,也形成了错误的英语内语。上高中后,英语课上经常被老师纠音,却总改不过来,有时听不出自己的发音哪里不对劲,有时就算听出来了也不知道正确的音要怎么发。老师反复强调“背新概念或课文要先听磁带”,那时当英语是夜叉,心里一百个不情愿,就想着赶紧背完了事。就这样错过了最好的英语老师和最好的英语学习机会,后来偶尔说英语,因为不确定音到底怎么发,都不敢说出口。

台大半年

台大的这一学期,总的来说过得很充实。学期初的前四分之一,放了两回假,功课不太紧张,花点时间收尾暑假的学习,去了趟花莲。之后一直到期末都是不变的作息,不分节假日:八点多起床,要么去上课要么去图书馆做作业、看论文、看书,下午接着上课、做作业、看论文、看书(有时会去周边逛逛吃点美食或坐捷运去逛逛台北),晚上要么练拳、和社友聊天要么还是老四项,十一点至十二点吃个夜宵,回公寓后看会儿 YouTube 便去睡。

一个人的阅读史(一)

史之为用,其利甚博,乃生人之急务,为国家之要到。——刘知几《史通》

从泥塘里起步

小学六年级搬到新教学楼,教室刚好跟图书室同一层,我的阅读便是从这个契机开始。这是小学的第一个图书室,学校里的图书馆不允许小学生借书,有时候周末无聊会和小伙伴去逛一下,只是翻翻书,没有真的去读。寄宿生总有一大把的时间要打发,新图书室恰巧又近,自然会常去逛逛。

看了五遍 3 Idiots

https://xieting-img.oss-cn-hangzhou.aliyuncs.com/3-idiot0.webp

喜剧表色

《3 Idiots》首先是一部出色的喜剧,理想与现实相交错,还带有一点辛酸。影片在法汉挑起右眼的一刻一扫之前的沉闷和紧张,正式进入喜剧的主调。